top of page

公立常春藤 University of Virginia 就讀體驗

顧問的話:

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 UVA)由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於1819年創立,位於維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是美國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之一。

 

UVA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全美公立大學中常年排名前五,以卓越的學術、歷史底蘊和獨特的校園氛圍吸引全球學子,(Top 5 為: UC Berkeley, UCLA, U of Michigan,U of Virginia, UNC Chapel Hill ),被譽為「公立常春藤」。

 

走在校園裡,你會看到傑斐遜設計的紅磚白柱建築,搭配廣闊的草坪,學生們或躺著曬太陽,或圍在一起討論作業,處處都是悠閒又充滿學術氣息的氛圍。

學校提供超過120個本科、碩士和博士課程,優勢領域包括商學院 Top15、法學院 Top5、工程學院 Top 40 和教育學 Top 10。UVA注重文理教育與研究創新,培養了多位諾貝爾獎得主、普立茲獎得主和美國政商領袖。校園文化活躍,擁有悠久的傳統活動,如「榮譽守則」和春季的「Foxfield」賽馬會。

S__3579918_0.jpg

學生心得:

 

生活:

UVA位於叫Charlottesville 的小城市,主要是個大學城,它距離D.C 兩個小時車程。平常只在學校周圍活動的話,有學校公車或是市公車可以上下課或是去買Grocery。但如果要出外走走晃晃,都需要開車才比較方便。 UVA台灣同學比較少,從台灣出來念研究所的master 加 PhD 大概30人,學校白人比例很高,大概70%,所以要講英文的機會蠻多的。學校附近只有兩家台灣餐館,還有幾家中餐館,兩家亞超但需要開車才比較方便能夠到達。

UVA校園很漂亮,氣氛很舒服。Virginia 天氣偏四季分明,冬天會下幾天雪,夏天最高溫也可以到27 28 度。UVA在東岸算是蠻有名的學校,在Virginia也是當地學生如果想留在當地念書的首選。

 

學習:

UVA的 computer engineering program課程是可以跟computer science互選課程,但畢業門檻中有其中三門課一定要選ECE課程。UVA大部分研究所的課都比較偏理論型,只有少數課程會有比較實作型的小專案,這對轉領域的同學需要在履歷累積實作經驗比較不利,但大學部的課就有蠻多實作lab型的課程,所以可以修大學部的課程累積實作project,但大學部的課程就不算畢業學分。如果是想畢業後找工留在美國的話,比較適合已經有工作或是實務經驗的人來念。研究所課程比較屬於小班制,一堂課通常大概最多20人。

 

找工風氣:

UVA台灣人比較少,我們這屆CE跟CS加我總共三個人,只有我找到暑期實習(也只有我特別認真在找),但每個人生涯規劃或對來美國念書的想法不同,因此找實習或找工需要可能找到目標一致的不論是同校或是不同校的朋友互相合作,但這也看當屆的狀況。但UVA目前前一屆,前兩屆CS各有一個以及兩個學長姐,大家畢業後都有找到工作,上岸率其實也不低(希望我今年也能成為上岸的那位),但上岸的這幾位學長姐還有我共同的部分都是我們來美國前都有工作經驗,然後在美國找的工作領域也比較是過去在台灣工作差不多的領域,這可能也呼應到最近的求職市場有相關工作經驗才比較有機會拿到面試或是offer比較有利。

 

UVA 求職的資源:

Engineering school有行政人員可以幫忙看履歷,但主要是幫看履歷格式,對履歷內容的修改沒什麼幫助。

Career fair 今年是有美光 Tesla 或是Adobe 這些大公司來設攤但大部分還是請你上網路填資料,其他都是VA附近的公司。因為VA附近的公司很多是做國防相關產品,所以很多是需要身分。整體而言Career fair對國際生沒有太大幫助。

我找實習拿到五個面試機會, 裡面三個是內推, 兩個是自己海投的。 我總共海投250個職缺,所以我覺得內推比較有幫助,而且是履歷可以直接到主管手上的。雖然內推更有幫助 ,但這是對拿到面試機會有幫助。 算有內推,還是需要經過兩到三輪的面試。

​延伸閱讀:

學生的錄取心得

國際學生也可以參與打造天上飛的勞斯萊斯

冷門的寶藏大學:Lehigh University就讀體驗

英萊教育 Enlight Education

Hours

Mon-Fri: 10am - 6pm

Telephone

(886) 2-27112216

Address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62號3樓之五

Line ID

enlight.edu

聯絡英萊教育

Facebook

Enlight.Edu.Tw

  • Facebook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