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請時辰安排
留學申請通常建議提前6-12個月來準備。
首先,我們需要先從找到欲申請國家和科系的申請截止日期(deadline) 。很多學校和科系是單一截止日期,但是也會碰到 “Rolling” 或著 “Round” 的時候,在申請時辰安排和準備上又有哪些不同呢?
Rolling admission可以理解為在學校公布的日期之前隨到隨審,這就意味著越早送出申請拿到錄取的機率越大,就算沒有馬上被錄取,只要沒有收到 rejection (拒絕信)就表示還在考慮中,等一等都還有機會。英國的大部分碩士班申請都是採用Rolling admission。美國也有不少,比如很熱門的東北大學資工碩士:
“Applicants must submit the online application and all required admission materials no later than the stated deadlines to be considered for admission. Admissions decisions are made on a rolling basis”。
所以順利的話,假設在學校開始收件的第一時間送出隔年秋季班的申請,是很有可能在聖誕節之前就拿到錄取的!這也意味著9月就要準備好所有備審資料,等待申請系統開放!
Round admission常見於商學院的申請,以美國商學院為例,大多採用Round Admission(多輪審核)。在好幾個截止日期,分別處理一批一批的申請。一般來說,越早申請,機會越大,獎學金機會也越大。就算這一輪沒有被錄取,也還是有機會被放到下一輪繼續戰。這類型的審核,就要特別注意給國際學生申請的最後截止日在哪一天。這裡用南加大的商業分析碩士作為舉例:
Application Deadlines:
-
Round 1–November 15, 2022–Decision: by January 1, 2023
-
Round 2–January 15, 2023-Decision: by March 1, 2023
-
Round 3–February 15, 2023-Decision: by April 1, 2023
-
Round 4–March 15, 2023-Decision: by May 1, 2023
-
Round 5–April 15, 2023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adline)-Decision: by June 1, 2023
**No international student applications will be accepted after April 15, 2023, due to immigration requirements and timelines.**
-
Round 6–Rolling Admissions until Fall 2023 Cohort is full, or the final deadline of May 15 passes*
學校清楚的告知學生從第一輪到第五輪的申請截止日期與放榜日期以及國際學生最後申請日期。
少數的工學院也有類似的機制,比如西北大學的說明如下:
Applications are accepted for Fall quarter only.
For the MS program, applications
-
Submitted by November 30 will receive a decision by January 10
-
Submitted by December 31 will receive a decision by February 10
-
Submitted by February 28 will receive a decision by April 30
-
No applications after February 28 will be considered.
這多輪錄取規則讓申請流程變得非常複雜。一般一個學程一年只能申請一次,如何看準時機,選擇正確的Round送出申請,就和玩撲克牌一樣。並不是牌好的人一定就能贏,牌爛的就一定沒機會。雖然前文有說:“越早申請機會越大”。但這是對于那些準備充分者,倘若考試成績不甚理想,卻急急忙忙趕出不太成熟的申請文件,就為了投Round 1,無疑是以卵擊石,很有可能因為考試成績不達標而被第一關刷掉。
“有機會被放到下一輪繼續戰”是指那些申請背景已經到達該學程歷史平均水準,但是由於今年Round 1收到的優秀申請者超出預期,學校無法馬上下定決心,希望再與後來(Round 2& 3)的申請者進行比較過後,再決定錄取名單。這類的申請者通常會被放入“waitlist”。如何根據申請者背景決定申請名單,合理安排申請輪次,是這種類型申請策略中不能忽視的一關。

如果已經鎖定了申請名單,找出申請截止日。我們就可以向前反推需要多少準備時間。
一般來說預留3-6個月去準備留學考試是合理的,若是英文苦手,可能要將留學考試拉到至少1.5年以上,千萬別小看從托福96到100的距離,有的學生真的考了半年都無法跨越。留學文件諸如:履歷,讀書計劃等等又至少要預留2-3個月去撰寫,如果碰上文件內容空洞無物,需要累積更多經驗,這又是3個月起跳的準備時期。推薦者也需要提早2-3個月去準備才不至於臨時找不到教授,或者主管太忙等等。
所以我們以最複雜的商學院申請為例,提供幾個申請時辰安排給大家參考:
如果你是提早起跑者,在6-7月之前就已經完成相關留學考試,且取得理想成績,恭喜您可以相對從容不迫準備申請文件:

如果你是托福苦手,已經到了7-8月還沒有一個可用的托福,剩下的8-12月需要同時準備兩個留學考試和申請文件:

不管您是以上哪種情況,若需要我們的留學申請輔導,可以閱讀完我們的完整輔導和單項輔導頁面說明,再跟我們預約諮詢。DIY的同學們也可以關注英萊教育的FB粉絲頁,我們會定期發佈有關的貼文,跟著我們一起準備申請,照顧到申請過程中的方方面面。
我是役男,我該怎麽計劃?
四個月看似不長,是不是可以等念完碩士再回來當兵?四個月很快,我聽說可以提前入伍,我能不能趕快當完再來申請?正是因為兵役的問題,大部分應屆畢業的男同學都無法無縫接軌的去唸研究所,而從六月畢業之後到隔年九月研究所開學之前這十五個月期間,要把四個月的兵役安插在哪一段比較適合呢?這邊就留學美國來討論吧!
假如畢業生嚮往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那建議先當完兵在出國。美國法規的規定畢業後留學生就必須盡快開始行使他們的OPT (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不然等執行的時間窗口一過,就永遠喪失這個機會了。不過是不是有些人先出國了也開始進入OPT階段但是還沒當兵呢?相信一定有,但是這對於役男本人後續會造成許多不方便。
首先是無法自由進出台灣,台灣的法律有規定說留學生不管念學士、碩士、博士有年齡的上限,符合這些年齡段的學生保有學籍的話是不會被役調而且可以自由進出台灣。但是開始使用OPT代表我們已經沒有學生身分了,有任何原因都無法自由進出台灣,一回來就會被要求履行完兵役才能再次出境,這對於美國工作造成的影響可想而知。
再來就是我們也會在新聞看到有不少人選擇一直在國外待到除役之後再考慮回台灣,通常這個時候未服役的役男在台灣已經被通緝了,所以一回到台灣會必須走完法律流程。雖然過去看到許多判例是三個月的易科罰金,現在也有重罰台幣百萬的案子。
所以役男六月畢業後哪時候適合入伍呢?
顧問覺得最適合的時間點是隔年的一月到二月入伍。
剛畢業的六月到十二月通常是留學準備最重要的階段,各種考試與寫文件的事情是很多的。十二月一號入伍與一月十五號或二月一號相比,申請者會比別人少了四十五到六十天的準備時間。在需要準備考試或著需要精雕細琢文章的情況下,想想這是非常大的差距。
如果是隔年的一月二月入伍,就避開了大部分的申請截止日,甚至商學院都可能已經放榜了,同學們可以安心入伍,等著退伍後辦理留學簽證與規劃後續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