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領域
現在這個年代,已經沒有什麼行業只需要專才了。當跨領域學習能力成為求職的基本要求,那在跨領域申請研究所時,學校會考查什麼呢?
轉CS:
我們現在以熱門科系Computer Science為例,您要如何證明自己懂大學資工四年在教什麼?在學時可以跟得上其他大學四年資工系的學生,畢業後也和這些學生有差不多的職場競爭力。
我們看過各式各樣背景的學生,離CS近一些的如電機資管,遠一點的有工業工程與機械,更遠的有數學、建築、與翻譯。轉CS專業是一條沒有捷徑的路,申請者比CS先修課程,越多越好。依照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建議至少要上滿八到十堂課之後再來申請念研究所,這樣有機會申請上的學校,會比只有四到六堂課的選校來的多。
數學基礎:兩學期的微積分、統計與機率、離散數學、線性代數。
CS基礎:計算機概論、演算法、資料結構、程式語言、作業系統。
CS進階:物件導向語言、資料庫、網絡與分散式系統、機系學習與人工智能、電腦視覺、圖學等。
能夠先在數學與CS基礎都拿到高分(A+),才能證明自己的學術實力,或許會比說自己有三年工作經驗來的更直接有力。
在台灣,想補學分班,不少學校有推廣部或著隨班附讀的選項。其中台科大、北科大、輔大、清大、東海都有類似的課程。在美國University of Phoenix,University of the People也都有提供線上課程。假如您是有時間有決心有財力,那更推薦去念第二學士吧。Oregon Stat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Penn State都有線上學程可以把您的CS先修基礎打好。
其他工程領域之間互轉:
工程背景的學生,相互轉科系的問題稍微小一點。因為他們背景中基本的數學與科學背景是相通的。需要注意的就是新舊領域之間的關聯性。比如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之間互轉,兩者之間相互應用重疊的地方不少,可能是在半導體製程所需的原料上,也有可能是在環保材質的研發上;材料科學與電機之間互轉,兩者重疊的地方可能是新電池材料的研發。但是過去在化學工程鑽研塑膠的學生突然想要去念土木工程建造橋樑,這就難了;土木需要了解的結構力學是化學工程的學生大多都不熟悉的,反而機械系背景的學生要轉去土木會更有希望。
文組轉商:
另外一部份的學生,大學文組畢業,可能也工作一陣子了。職場上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分析流程啟發他們出國的念頭。鎖定商學院之後,常見的科系不外乎商業分析與供應鏈管理。雖然這些科系對於大學本身背景並沒有限制,只是對於學生在技術面與數學上會需要有一些要求,這就是大多數文組畢業生沒有接觸到的了。常見需要補的課程有微積分,統計與機率等數學課程;同時有些學校也要求學生具備寫程式的能力,才能跑課程需要的軟體與套件,因為這些學校並不會從頭開始教,最常見的就是Python & R。有些時候這些能力學生可以透過工作經驗來展現,更容易的部分是跟著線上平台的教程走。而大部分商學院對線上課程的接受程度比工學院高得多。
其他加分:
轉領域沒有捷徑,補完基礎學分是我們建議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考驗我們如何把所學來解決實際問題。
證據可能是參加相關的case study或者競賽,並且取得不錯的成績,這樣可以證明學生除了會考試,把理論用於實踐也是一樣的棒!這對申請比較就業導向的科系尤其重要!
如果是比較學術導向的科系,當然是可以多跟教授做研究或者到其他研究機構做RA,累積論文、專利發表或者參加學術會議做報告。
你雖然沒有相關學位,但是通過先修課或者自學累積的實力,已經可以讓你找到相關的工作,而且你還能拿出證明你的工作能力和其他本科系學生一樣,甚至超過,這可能就是最後的加分項了!對那些沒有先修課成績單的轉領域申請者,這可能就是唯一加分項了,也只能通過讀書計劃,推薦信等等去證明自己了,所以一定好好寫申請文件喔。

英萊轉領域案例分享
真的很用心寫文件,且運氣點滿:
轉CS領域學校大補貼
U of Chicago MPCS with immersion
BU MET CS
工學院背景可申請(有數學/統計、Intro to CS、演算法或數據結構等基本學分)
USC MS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ing
Santa Clara MCSE
其他可以和CS技術結合的科系:
CMU MS in Health Care Analyt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rvard MS in Health Data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