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更多留學申請Q&A

很多申請上的疑難雜症都沒有標準答案,同樣的問題在不同的學校/科系/年份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答案。甚至問到學校內的不同單位也會有不一樣的答案,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只能取其中的最大公約數。另外一定一定要"提早"準備,這可能才是能夠避免很多很多不必要的最佳不二法門。

Image by Hadija Saidi

Q1: 申請截止日以後還可以接受文件嗎?比如英文考試成績,推薦信和成績單紙本等等?

A1: 因各校規定而異。越熱門的國家/科系,申請人數越多越不會接受候補文件。

美國:少部分學校Application Deadline和Document Deadline是不同的,通常會直接在Admission或Q&A頁面說明。但大部分學校超過Deadline就不接受候補成績/文件。​尤其近年來美國申請人數與日俱增,平心而論,你覺得Admission審核人員在按照規定Deadline前繳交全部文件的案件都審不完的情況下,會在意後面不按照規定超過Deadline才補文件的案件嗎?

 

英國:因很多學校會為成績達不到學校要求的同學提供語言先修(Pre-sessional English)課程,所以很多學校可接受候補英文成績。在取得錄取的前提下,補交英文成績是可以免除語言先修課程的。

**大原則:提早準備可以免除掉大部分補件上的困擾,但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補件還是要的,但學校接不接受只能聽天由命了。

Q2: 線上課程對申請結果有加分嗎?
A2: Coursera, edX之類的線上課程更適合自我進修與成長,因缺少監管機制,在申請上加分有限。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除非學校特別註明,不然大部分是不符合學校先修課程要求的。不過對於跨領域申請,想要了解自己是否對相關課程有興趣的同學,倒是一個低門檻的選擇。
有些學校會開出線上學位,學校也能開出學校的正式成績單,這類的線上課課程學校會有一些入學門檻,認可程度會相對地更高一些。我們有部分同學透過線上學位課程滿足先修條件並取得海外大學的推薦信,後續申請到理想的實際案例


Q3: 跨科系申請要注意哪些?

A3: 選擇適合自己的最重要,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大學讀到自己不合適的科系,轉換跑道很正常,但千萬不要一錯再錯。
 

  1. 不要跟風選擇,請先想一想自己對於新的科系是否已有全面的了解,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與未來的職業規劃。行行出狀元,能夠堅持到最後的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2. 先修課程要注意,很多科系是有先修課程的要求的,如果沒有滿足先修課程,是沒有辦法申請的噢,透過先修課程也能最粗淺的了解自己合不合適這個科系。

  3. SOP/PS/ESSAY很重要,在滿足先修課程的情況下,要怎麼樣說服Admission審核人員你比本科系課程修滿滿的人是更合適的人選,SOP/PS/ESSAY就是展現你的過去及未來最好的機會。把握每一個展示機會,將最好的自己呈現給Admission審核人員,說服他們你未來會比本科系的人做得更好,才是你的致勝關鍵。SOP/PS/ESSAY的寫作重點可參考這裡

  4. 推薦信很重要,這是申請環節中最好讓第三者幫你背書的地方,再怎麼自賣自誇也比不上第三者的真心讚美,我們不能強迫推薦者寫什麼,但我們能提供最好的素材。修課修得比本科系的人更好,工作做到頂尖,讓教授/主管能夠主動說出你是他所遇過的所有學生/員工中最頂尖的一個,有什麼是比這樣的推薦信更有說服力。推薦信準備重點請參考這裡

bottom of page